近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万物向新·奋楫扬帆’天府学堂·2025成都市中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火热开讲。活动以“新”为篇章串联,聚焦城市新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世运会新事件、学期新成长等三个维度,激励众学子在新学期以新的精神面貌,踏上新征程。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一场特别的“人生教育”,今年,成都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篇章,尤为引人注目。从“赛博汪汪队”的惊艳亮相,到人形机器人“天行者”背后的故事分享,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与力量。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它们更像是梦想的使者,用灵活的动作、智能的反应,向孩子们展示了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回顾近期网络热点,不难发现其中科技“浓度”直线飙升。前有春晚机器人硬核登场让网友造梗无数,同款机器人更是开售即告罄;后有deepseek在ai领域异军突起,巨量用户涌入致其忙到“瘫痪”。这些现象背后既是市场对前沿科技的关注和强烈需求,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动写照。成都的开学第一课,正是抓住了这一时代脉搏,将科技梦与青少年的成长紧密相连,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科技创新”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这看似是一场仪式感的创新,实则传递着城市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的深层思考。
在传统教育中,科学教育常被视为“兴趣点缀”,而成都则将其升级为“成长刚需”。回望成都近年来的科学教育实践,一条清晰的脉络跃然眼前:从硬件投入到生态构建,这座城市正以系统性思维编织青少年的“科技梦”。一方面,通过升级学校智能设施、新投用学校配备创新实验室、建立“成都共享教师库”等措施,为科学教育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建设科普场馆,并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面向学生开展参与“零门槛”科创活动,拓展科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这一堂引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开学第一课”,正是成都“科学教育加法”的又一次实践。
科学教育引领青少年走向广阔世界,科技创新为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孩子能够开启科学教育新篇章,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以智慧与热爱书写更加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