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据交通运输部门等方面预计,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2025年1月8日 央视网)
庞大的数据背后,是每一个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游子心。面对春运期间购票难的问题,一系列贴心的服务悄然上线,为旅客的归途增添了无限安心。“购票信息预填优化试点”专区服务上线,为学生和务工人员量身定制的预约购票服务等举措,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团圆之旅,充满了更多的温馨,不仅为旅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更让我们的归途多了一份保障,少了一份担忧。
滚滚车轮不单是要到达目的地,更承载着家人对游子平安抵达的盼望。为了应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今年的运力安排大幅提升。不仅增开了多趟临时列车,还对热门线路实施重联运行,缓解了旅客购票紧张的情况。一趟趟列车连接着远方与家乡,也体现着“流动”中的秩序与温暖。高铁网络的不断延伸和完善,也让更多偏远地区的游子能够享受到快速便捷的回家方式,缩短了与家的距离。
春运,不仅是一次人口的迁徙,更是一次情感的汇聚与释放。团圆是春节千年不变的主题,有人拖着沉甸甸的行李,跋山涉水却步履坚定;有人手捧鲜花礼物,期待着与家人一年一度的重逢;还有人站在站台上,坐在车窗边,远眺着日思夜想的家乡。春运,是一年繁忙生活的终点,也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幸福起点。
春运之路不仅是一条物理上的迁徙之路,更是人文关怀的传递之道。无论是车站里安保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还是列车上乘务员们温馨的服务,都传递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每个人都是春运途中的一块拼图,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形象,也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文明风貌。因此,我们应当把文明作为归家旅途最好的领航员,让寒冬中流动的列车,流动的中国,将充满爱的温度。
春运,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爱、关于希望、关于回家的故事,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越距离的力量。当最后一班列车缓缓驶入终点站,当万家灯火渐次亮起,所有的疲惫与思念都将化作团圆的喜悦,成为每个人心中最宝贵的记忆。(高新评论员 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