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表时间:2024-05-20 11:2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5月18日,由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都江堰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举行。招募的100位志愿者通过开展流动的花园绿道骑行、共生的友邻手绘自然,近距离感受都江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展现美丽生态都江堰。

  “生物多样性是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上午9点,在南桥广场锦江绿道起点处,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保护站站长朱大海给志愿者讲解科普知识,介绍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他以大熊猫为例,大熊猫只吃竹子,对生活的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大熊猫作为生态保护的标志性物种之一,已成为自然保护的代言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所代表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先从认识身边的植物开始。本次活动主办方准备了非洲菊、天竺葵、风铃草等花卉作为骑行装备。本次骑行线路为锦江绿道南桥至锦庐红桥段,经仰天窝水文化广场,全长约5公里。到达仰天窝广场,现场设置生物图片展板,精美的摄影作品带给大家强烈的视觉冲击。小朋友在白色t恤上,手绘共生的友邻,丰富的色彩、创意的图案,表达了孩子们对生物的认知。

  骑上自行车再次出发,几十人的车队营造了一个流动的花园。一路上清风拂面、流水作伴,令人心旷神怡,大家时不时停下来和沿途的熊猫景观拍照,或者行摄识花认识植物,大家都说绿道骑行体验感很棒,都江堰真的很美,生活在这里很幸福。最后一站来到锦庐红桥处,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科研所所长尚涛给小朋友们讲解了望远镜观鸟知识。据介绍,平常这里有十几种鸟类栖息,肉眼可见有白鹭在河边漫步,也有红嘴相思鸟在林间跳跃嬉戏。

  在骑行中感受大自然,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对孩子们来说,此次体验收获很大。李冰中学初一学生祖沛菡告诉笔者:“平常只知道我们身边生物多样,可却没有花心思去了解它,今天的学习增加了见识。”

  据了解,都江堰市是一个气候、植被、植物区系、动物等多种地理要素交汇过渡的大尺度复合性生态过渡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让都江堰市成为植物富集的地区。都江堰市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动物物种的丰富多样,有维管植物3284种,占全国总数1/10左右,包含许多古老孑遗植物如珙桐、水青树等;有记录的脊推动物568种,占全国总数8.2%,其中兽类有98种,占兽类总数16.8%,在全国范围具有明显物种优势。(图文/都江堰市文明办)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