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团队创造力,推动更切合村情,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一村一品”策划产出及后续落地,9月20日,“2024年文明实践‘村村行’城乡共创策划工作坊(第二期)”在“山上·文明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举行。第二期文明实践“城乡共创团”成员们围绕“启发思维、促进交流、团队协作、方案优化”四个核心目标,共同探讨乡村文明实践新路径。
交流共鉴
探索“一村一品”提升路径
活动现场,12个乡村点位专管员分享探讨每个点位的工作思路、阵地建设、特色资源、品牌打造等,结合调研情况,优化完善“一村一品”方案并现场分享。
文明实践,可以在“聚合资源”上借力。龙泉驿区桃源村,著名的水蜜桃之乡,整合资源,以桃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一芯”,围绕品德、法制、产业、文化、教育等五大板块,打造“一芯五瓣·和谐桃源”品牌。龙泉驿区山泉镇桃源村乡村点位专管员曾正灵分享道,“ 我们还准备把村里的种植能手,以及喜欢社交网络的青年村民等组织培训起来,让他们了解乡村,讲解民风民俗、特色产品,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的视野与路径,让文明实践的成果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文明实践,是细水长流的“关怀温暖”。“为老人上门打扫卫生,陪伴孩子过节日,我们把助老爱小当作日常。”彭州市通济镇圆通坝社区乡村点位专管员周惠现场分享了五社联动“益起来”品牌建设,“我们准备把老党员、医务工作者、老教师组织起来建立起志愿服务队伍,在‘爸妈食堂’、融乐阳光家园、心灵栖居花园以及爸妈爱心菜园体验田等场景,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义诊、义剪服务等。”
专家点评
“一村一品”方案提升优化
“策划活动可以聚焦到具体内容。”崇州市廖家镇全兴村专家导师介绍了“七彩‘红’文明兴”全兴村文明实践品牌后,双流区彭镇临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叶羽砚告诉记者,“全兴村的‘一村一品’内容很聚焦,依托现有的学习强国主题公园,策划了‘听一次红色故事、观一场红色演出、品一次红军餐、体验一场红军战役’等7个主题明确、互动性强的特色文明实践路线。我们村也有红色资源,我们也想用更加互动化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
城乡共创团专家导师钟平表示:在今天的文明实践“村村行” 城乡共创策划工作坊中,6个区(市)县、12个村的共创团成员们发挥集体智慧,策划了12个别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方案。在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品牌策划中,我们看到了文明实践“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在成都乡村的具象化。洛带客家的“刘家龙”舞进新时代、“阳光·爸妈食堂”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在一个个优秀的策划中,我们看到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正在孕育。
活动现场为文明实践“乡村共创团”的专家导师们颁发了聘书。来自第一期文明实践“城乡共创团”的专家导师陈桃,在现场也介绍“一村一品”策划方案编制思路,分享了第一期优秀策划案例,供大家探讨借鉴。
据悉,市文明办还将积极探索模式创新,依托文明实践“村村行”项目,以城乡结对、共建共享为主要思路,助力乡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各点位“一村一品”文明实践工作策划方案的落地实施以及示范活动的开展,打造“一村一品”城乡融合文明实践示范带,吸引广大市民群众到文明村庆丰收、看非遗、赏花景、品美食、买蔬果、赶集市、趣研学等。(来源丨成都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