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的文明实践“村村行”城乡共创沙龙第二期活动在“山上·文明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阳光里”大厅举行。
分享项目经验、交流工作路径、探讨乡村文明实践新模式……企业及社会组织代表、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代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代表等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轻松交谈中,交流文明实践工作难点,启发工作思路,共同推动成都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企业分享精彩案例 迸发新思路
主动找渠道、精准应诉求、设计增粘性,和众泽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张营以《“益”企来 “益”企营》为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分析,让大家在如何吸引企业参与社区文明实践工作有了新思路。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企业园区 社区”的模式,持续开展“友邻计划”公益项目,与社区进行深度互动,共建友好的企业与社区关系,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实现社区和企业的共赢发展。
“以电为媒,把党的温暖和文明新风送到千家万户。”国网成都市东部新区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主任李帆带来了供电企业文明实践的案例分享。东部新区供电公司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电力科普知识传播、安全用电检查等文明实践活动。
城市社区分享工作经验 探索新路径
让文明实践有趣又好玩,高新区芳草街街道沙子堰社区汤琪带来了精彩分享。沙子堰社区依托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玉林西路,打造形态“精而美”、气质“老而潮”、机制“活而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街区,逐步形成“文商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主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
一张萌萌可爱的“15分钟社区攻略地图”将锦江区牛市口街道九眼桥社区的文明实践阵地一一展示。九眼桥社区深入小区、学校、企业,精准服务群众,形成一张点多面广的文明实践网。“推动优质资源注入社区,4月29日,由新华社联动在地街道建立的全国首个新华社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落地九眼桥社区。”九眼桥社区兰婷介绍,驿站可服务周边2万余人,在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以短视频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态,“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政策。
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是很多社区关心的问题。“梳理现有资源,以活动共享的方式主动链接这些资源。”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树蓓街社区胡倩以“蒲公英红色种子计划”案例为切入口,给大家分享了社区整合资源,精准发力的工作经验。
多方共话文明实践 齐心协力解难题
文明实践专管员配置问题、资源挖掘使用问题、村民参与度提升问题,在多方共话环节,乡村文明实践专管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抛出,结对城市社区文明实践专管员、企业及社会组织代表实打实,齐心协力解难题。
“我们和林村资源非常丰富,有大田景观、全国首例农村气象博物馆、农耕文化节、亲子研学基地……”温江区万村镇和林村文明实践专管员王露说到村里的资源如数家珍,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些场景资源?王露面露难色。“链接周边学校资源,先到学校去进行农耕科普的宣讲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成都言必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刘佳现场支招。“我们愿意结对,共同进行推广。”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公益部刘奕立刻发出结对邀请,“希望在接下来,依托我们的‘成都小雷锋’ip品牌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成都小雷锋’多多参与。”
“我们村的村落分布很散,如何吸引他们来参加活动?”面对东部新区贾家街道快乐村抛出的问题,锦江区委宣传部文明实践科工作人员牟白给出了“分片区把活动送到家门口”、“每月固定时间开展一场文明集市”等建议。
城乡共创有实效 注入新活力
“我对文明实践‘村村行’城乡共创的感受可以总结为三个字:新、融、实”,温江区委宣传部创建与志愿服务科科长张颖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来了第一期沙龙的精彩回顾,以及“乡村共创团”实地走访和线下结对的情况。
据悉,第一期沙龙活动后,由市委宣传部正处级干部张魁伟、城市社区专管员、社会组织和高校主理人代表组成的“乡村共创团”,前往温江区、新津区、邛崃市的乡村实践站开展城乡共创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高新区石羊街道府城社区与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等三组城乡社区成功结对。
6月2日,市文明办举行了文明实践“村村行”项目双选会,发布了东部新区贾家街道快乐村、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等10个首期点位,通过点位的需求发布、双选洽谈,首期10个点位与优秀文明实践项目、高校主理人(社团)成功互选。
接下来,“城乡共创团”将继续开展实地走访、结对共创,推动品牌项目、特色活动、优质人才落地乡村,推动乡村文明实践持续出成果、有实效、见亮点。(来源丨成都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