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大文明。5月30日,成都人民公园内游客熙攘,一句句有关节俭、文明就餐的诗歌、民谣响起,文艺志愿者们身着汉服吟诵的场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驻足和关注。
“到成都街头走一走·发现身边文明”点赞文明践行者活动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此次活动走进人民公园——这个蕴含成都特色、弘扬巴蜀文脉的城市地标,围绕“文明餐桌”,聚焦“粒粒辛苦 餐餐文明”主题,以快闪表演、知识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倡导市民和游客践行文明餐桌系列美德,向观众宣传勤俭节约、适度点餐、文明用餐、理性消费的文明理念,响应光盘行动,争做文明践行者,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文明践行者”的浓厚氛围。
文明就餐从你我做起
践行文明餐桌新“食”尚
人民公园内,文明餐桌的元素布满了四个打卡点,氛围十足;人气形象熊猫人偶一出现,便吸引了诸多游客频频与其互动,拍照录像,并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和身边人的文明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鹤鸣茶社非遗体验区域,文艺志愿者们身着汉服,声声吟诵,其声悠悠入耳,音韵之美中,疾徐轻重间,现场的观众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明就餐、勤俭节约的文明之礼。表演尾声,文艺志愿者们汇于中央,齐声吟诵“礼仪之邦,文明之行,成都有礼”,并发出“文明餐桌”系列倡议。
现场的非遗表演,让观众享用了一顿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踢腿、扇子一开一合间,红脸一下变成黄脸,扭头间拂帽甩带,黄脸又变成白脸……短短几分钟,川剧演员不露痕迹变换了五六张脸谱,惊得现场观众鼓起阵阵掌声。“适度点餐、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餐桌的礼仪文化。希望大家文明用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变脸结束后,川剧演员呼吁大家践行“文明餐桌”的文明之举。
长嘴铜壶灵巧转动,一倾,滚热的开水顺管而下,无误入杯,茶壶往上一收,水流利落止住……鹤鸣茶社的非遗茶艺演员还现场表演了非遗茶艺,将非遗茶艺的文化底蕴淋漓彰显出来,让众人为之赞叹。精彩之处,演员借势呼吁大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倡导大家践行文明用餐礼仪,“呼吁大家从我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文明用餐。”
文明餐桌我先行
点赞文明践行者
“在公众场所就餐有哪些文明的表现?”“公勺公筷由哪些餐具组成一套?”“临时不用的筷子应该怎么放置”……在知识问答互动环节,一个个文明用餐的小知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内化在观众心中,形成文明新风尚。“需要排队取餐”“按需点餐”“不在餐饮场所肆意喧哗”……观众们一一列举出文明就餐的小细节,大家都会意地点点头。点赞文明践行者,参与并践行文明行为的观众都获得“文明代餐券”的小奖品和伴手礼。“要合理消费,树立节俭之风,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争做‘节俭养德,文明用餐’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游客王女士表示。
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按需点菜”“不肆意大声喧哗”“倡导半份半价”……随后,非遗名小吃——钟水饺的服务人员作为文明用餐和行业代表,现场向大家发出“粒粒辛苦 餐餐文明”文明用餐的倡议,引领市民和游客践行文明用餐理念,倡导适度点餐、勤俭节约,通过“小餐桌”展示“大文明”。
接近饭点,在钟水饺餐馆内就餐的市民和游客越来越多,文明就餐的氛围浓厚。四位来自广东湛江的游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还在桌旁放置了打包盒,“成都美食绝了,我们准备吃不完的打包,游玩的时候继续吃。”黄女士的文明就餐行为得到了点赞,一份打包盒作为礼品送到了她的手上。她倡导大家文明就餐,“不剩菜不剩饭,推广文明就餐礼仪,遵守用餐秩序。”
市民吕女士带着外地朋友到这里来就餐,享用完美食,准备起身去购买打包盒,排在了队伍后方。她的文明之举得到点赞,“人多时,打餐、取餐等都需要排队,用餐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点赞文明践行者,礼遇文明市民。截止目前,已经有不少市民通过参与文明践行活动,获得了“文明显眼包”等奖品或其他小礼品。点赞文明践行者活动还在持续开展中,你可以通过“文明兴蓉”平台,将日常生活场景中自己或他人的文明行为,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上传,累计积分兑换奖品。